新高中倫理與宗教科
〈選修部份二:宗教體驗〉
澳門天主教及其他民間信仰
第一課
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星期四)
14:00 – 17:00
1. 導言 (夏其龍教授, 20分鐘)
2. 中國與澳門史
(何偉樂博士, 50分鐘)
2.1 南宋(1152): 於廣東建立香山縣,澳門屬香山縣範圍
2.2 明朝(1464-1643): 澳門媽閣廟建立(1488)、廣東官府將市舶提舉司遷澳門(1535)、葡人獲准在澳門岸上暫住(1553)、葡人建樓房築砲臺修城牆(1557)、成立天主教澳門教區及任命澳門主教(1576)、大三巴教堂奠基(1602)、荷艦進攻澳門(1622-1627)、日本頒鎖國令,日澳貿易中斷(1639)、明廷禁澳葡人入廣州貿易(1640)。
2.3 清朝(1644-1908): 在澳門設海關在關前街(1685)、香山縣丞專管澳門事務(1731)、查封「唐人廟」禁向華人傳教(1746)、英艦侵澳不遂,葡商向澳進口鴉片(1802)、林則徐巡澳收鴉片逐鴉片販(1839)、英攻澳遭擊退,林則徐派兵八仟駐澳(1840)、中英簽訂《南京條約》(1842)、中美簽訂《望廈條約》(1844)、葡女王宣佈澳門為殖民地自由港(1845)、進佔氹仔島(1851)、中葡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887)。
2.4 國民黨政府(1912-1948): 中國政府派兵阻葡築青洲堤(1919)、澳工人醞釀罷工以響應省港大罷工,港英澳葡合力鎮壓(1926)、中葡條約期滿,另訂《中葡友好通商條約》 (1928)、國民黨159師軍隊封澳(1945)、美租借路環島為航空站及倉庫(1946)。
3. 澳門現狀
(鍾志堅副主教, 50分鐘)
(Peter Chung 澳門天主教副主教、Mrs Lee 澳門持牌導遊 90 min.)
3.1 新中國成立(1949)、氹仔居民惨案(1966)、葡新政宣佈澳門非殖民地,而是葡管理的中國領土(1974)、中葡在北京舉行解決澳門問題的準備會議(1986)、葡國會通過中葡聯合聲明(1987)、澳門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1999)。
3.2 中國政府、澳門政府、宗教團體、民間組織在發展及保存宗教文化方面的合作
3.3 澳門的居民: 葡人、華人和其他人
3.3.1 生活方式、習俗與信仰
3.3.2 社會地位與工作
4. 統計及旅遊 (李梁潤琼女士, 30分鐘)
4.1人口及信仰、職業
4.2世界遺產與旅遊業 :八個廣場空間、二十二處歷史建築
5 考察設計
(馬慶堂先生, 30分鐘)
邀請參與老師設計小組功課 - 學生的考察學習檔案,讓參與老師以小組方式商討及合作,包括下列元素:
5.1 目的 — 除宗教意義外還有其他的甚麽價值,通過考察來探究甚麽.如教育方面、商業貿易方面、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社會服務和傳教、賭博業的發展對澳門宗教的挑戰、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等。
5.2 整理資料 — 考察資料和過程—紀錄甚麽資料,如何紀錄(文字,照片,訪談), 如何整理個人的感覺、感受,並把資料和觀察梳理為有系統及有脈絡的報告。
5.3 反思 — 其過程和結果,有何得着:宗教方面、歷史文化方面、社會方面、建築美學方面等。
第二課
二00九年三月十三日(星期五)
9:30 – 12:30
6 澳門的宗教文化發展 (夏其龍教授, 150分鐘)
6.1 中國聯系: 北京、廣州、香山 -舊城牆遺址、媽閣廟、哪吒廟、聖母望德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6.2 葡萄牙聯系: 里斯本、果亞、馬六甲 -護教權、仁慈堂、議事堂、主教座堂、聖老楞佐堂
6.3 羅馬聯系: 澳門主教、傳信部 (1703-1842)、耶穌會(1750 – 1814 被解散)、道明會、方濟會、奧思定會、(1834 –葡萄牙內戰結束驅逐教士 ) 、聖衣會、聖加辣會、嘉諾撒會、聖保祿會、寶血會
7. 實地考察後的Google Map製作 (卓灝賢小姐, 30分鐘)
第三課
二00九年三月十三日(星期五)
14:00 – 17:00
澳門的宗教文化發展(二) (夏其龍教授, 60分鐘)
7.1 日本聯系: 長崎 - 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書院、殉道者、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青年使節團
(1582-1590)、日本技工、茨林圍、壓艙石
7.2 荷蘭聯系: 雅加達 (巴達維亞 Batavia 1619) 、東印度公司 – 大炮台、南京教案、紅夷大炮、炮廠、竹子堂
7.3 西班牙聯系: 墨西哥、馬尼拉 –葡國王位 (1581-1640),驅逐修會
7.4 英國聯系: 香港 – 普濟禪院 (觀音堂)、關帝廟、望廈條約
8. 澳門宗教文化發展史資源 (何偉傑博士, 60分鐘)
8.1 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天主教藝術博物館、澳門教區博物館
8.2 檔案館:
澳門政府檔案館、澳門教區檔案館
8.3 歷史紀念碑與墳場:
澳門墓園
…..
8.4 澳門地理
8.5 歷史文獻、參考書目
9. 設計學生的考察學習檔案
(馬慶堂先生, 30分鐘)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科
〈選修部份二:宗教體驗〉
澳門天主教及其他民間信仰
- 歷史文化巡禮
活動目的:
- 通過是次參訪,老師對天主教傳統及其他民間信仰的歷史脈絡、文化面貌、經濟貿易、社會生活及教育層面有基本的了解及體驗,日後在組織學生體驗學習時有所參考;
- 澳門乃本港最鄰近而有悠久天主教歷史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城市,對研習傳統天主教文化有重要代表性,學生將來參與宗教體驗學習活動時能一併窺探傳統的天主教及其他民間信仰之歷史文化特色;
- 從天主教在澳門的歷史傳統發展參訪,可增加老師體驗及統整宗教科及其他科目(如歷史、中國文化、視藝或社會)之間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 透過是次參訪,老師對宗教體驗學習有進一步的認知與反思,讓老師在將來的教學設計更配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上午
|
45分鐘 |
媽閣廟 |
30分鐘 |
聖老楞佐堂、聖若瑟修院聖堂 |
40分鐘 |
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仁慈堂大樓 |
50分鐘 |
大三巴牌坊—大炮台—哪咤廟—舊城牆遺址—茨林圍 |
中午 12:45—2:15
午膳 |
下午
2:15—5:45
|
45分鐘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氹仔嘉模聖母堂 |
25分鐘 |
蓮峰廟 |
45分鐘 |
普濟禪院 |
40分鐘 |
望德聖母堂—進教圍—清安醫所 |
20分鐘 |
總 結 |
澳門天主教及其他民間信仰的歷史文化景點參考資料:
- 媽閣廟:澳門歷史的源頭
具四百餘年之歷史,現存最早之石殿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正覺禪林由神殿及靜修區組成(1828年),弘仁殿(傳原建於1488年,已毁。現殿建於1828年),觀音閣等。廟內懸崖峭壁,滿勒詩文,楷草篆棣,琳瑯滿目。而澳門之葡文MACAU,中譯為馬交,傳為葡人最初登澳之媽閣渡頭,誤以亞媽廟為地名。而媽閣亦多古跡遺聞,與澳門之風俗及誕日均有深遠淵源,如天后顯靈、神舟奇蹟、蝦蟆石、石獅作崇及天后寶誕等。
- 聖老楞佐堂、聖若瑟修院聖堂: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聖老楞佐堂--風順堂又名十六柱或風信堂,為澳門最古老的三大教堂。耶穌會會士約建於1558年,整座教堂的構造呈現典型的西方建築藝術色彩,內部陳設與裝飾具有濃厚東方韻味,如中國風水建築中的〝天窗納氣〞原理於建築結構中,為獨一無二的中國風水古老教堂。在聖堂對面本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要員的住宅,稱十六柱,建於19世紀初,後因公司結束,賣給一位意大利神父,開辦無原罪工藝學校,現為慈幼中學。
聖若瑟修院俗稱「三巴仔」或「小三巴寺」,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建成修院,在1870年修院學生人數當達至377人,後因葡政府的新法令,外籍人士不可在葡屬土任教職,耶穌會會士被迫離職,學生的知識水準及人數均下跌,直至1930年耶穌會會士回澳管理修理,學生數目回升至460多人。此外,其聖堂是以巴洛克式風格為主體,羅馬式為輔,且結合中國的美學於其中。由此可見這建築物見證了耶穌會會士在澳門傳教及對澳門文化、建築均有深遠的影響。在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遺產獎中的Honourable Mention 。
3. 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仁慈堂大樓:政治權力中心及慈善機構
民政總署前身即市政廳,俗稱議事亭,議事是指集會、研商或討論公事;亭則作為軍事政治機構名稱。即指葡人在澳門實行自治及辦公的官署。大樓於1784年竣工,大樓外表以花崗石線劃分為左中右三部份,頂部設三角形山花,窗框為長方形的花崗石,頂有三角形的窗楣;中央門廳,两側為展覽室,中央石階達二樓會議堂及相連的圖書館,內藏古老的澳門官方文獻;大樓建築群的第二部份為行政區;再入為一後花園,園中有磁磚畫,為1789、1888及1999年大樓的外貌。民政總署大樓曾設有博物館、衞生署、法院、郵局和圖書館。
仁慈堂大樓在18世紀始建,為澳門最古老的仁慈堂之慈善機構辦事處,現改為立契官公署。大樓二樓是一所小型天主教文物博物館,在大樓右側的巷子盡頭安放著創建者賈尼勞主教的半身銅像(1516-1583)。
三街會館廟:華人議事機構及供奉關帝廟宇
會館大致建於康熙開海禁後,約300多年。廟位於營地街市附近,〝三街〞一般所指是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營地大街、草堆街及關前街。此三街是昔日澳門的商業中心,中國商人會聚於此,為了定期聯絡友誼,溝通商情,因此有澳門華人總商會的性質,漸漸成為華人議事的場所。澳葡政府亦以會飵作為華人聯絡的機關,當有事商榷時,請其派代表出席議事亭會議,然後再執行。此外,還曾是中國官員暫住辦公之處。昔曰民間會館多設壇供奉其祖師,三街會館亦設了關帝神殿和財帛星君殿作崇敬。現己失去原有議事功能,逐漸演變為關帝古廟了。
板樟堂(聖母玫瑰堂):最華麗的教堂
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7年),供奉花地瑪聖母,為西班牙多明我會士所建。早期以木架起板樟作為教堂,故一直又稱為板樟堂。現在堂內設一小型博物院,作聖物寶庫的展覽場,展出聖保祿大教堂所遺留下的雕刻及遺物。
4.
大三巴牌坊:遠東區第一所西方大學
原聖保祿堂的前壁。初為耶穌會會士於1565年以木板土石建一座棧倉小室,於1572年擴充為研習語言及神學之修院,至1580年在修院旁增建一小聖堂,聯合為天主教之遠東傳教中心基地。惟在1595年、1601年及1835年分別遭遇三次火災,現只其前壁仍保持屹立,即今日所見的大三巴牌坊。牌坊由花崗石砌成高25.5米,寬23米,厚2.7米的巴洛克式的建築物,有濃厚的宗教和藝術群像。而聖保祿學院作為耶穌會在澳門及遠東創辦的第一所大學(1594—1762年),它在澳門歷史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和東西方物質和精神文明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學院是按照西方大學模式建立和管理,課程有神哲學、言文、數學、天文及物理等。課堂教學法除了講授方式外,重視複習和辯論的主動學習方法。
5. 大炮台:澳門的軍事重地
位於大三巴牌坊毗鄰,本名聖保祿炮台,又稱三巴炮台。由两位耶穌會神父於1617年籌建,至1626年竣工。在1622年,耶穌會神父以尚未完工的大炮台擊退荷蘭軍隊的進犯。這本受耶穌會管轄,後被總督馬士加路也(D.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驅逐,成為澳督和城防司令住所。除軍事用途外,至19世紀,新任總督在此舉行就職典禮;在慶祝葡萄牙國王加冕登基時會施放禮炮。1966年氣象台遷入營房的位置。1998年改建及落成為澳門博物館。
6.
哪咤廟:道教古廟
傳說建於1888年,是神話中托塔天王李靖的么子,為一道教人物,被稱為護法神,在十七世紀後期至今,受澳門居民供奉,香火鼎盛。廟牆以青磚築成,為两進式建築,內沒有天井。門廳三周不砌牆,圍以漆黑木攔柵。屋頂由正面两條石柱及正殿之木樑承托。
- 舊城牆遺址:澳門的軍事工程及城市建設
葡人在距今約四百多年前修築城牆,防衛入侵的海盜及荷蘭軍隊,但明清两朝均干涉拆毁,及後在1622-1661年間以偷建方式把整個澳門半島用城牆和炮台圍起來,成為一頗具軍事規模及防範嚴密的澳門城。現遺址是用泥砂、細石、稻草,再摻合蠔殼,逐層夯實而成。現存牆厚1.08米,高5.6米,長18.5米。而葡人為了自身安全,只住於城內,也奠定了日後澳門城市發展的佈局。
- 茨林圍:日天主教徒避居所
在大三巴後高園街旁之小屋群。在明末萬曆年間(1596),即日本豐臣秀吉時期,大捕天主教徒,避居澳門。於德川家康死後,嚴禁信奉天主教日人由澳返國,被捕獲者處死,迫得聚居於茨林圍一帶。當年建聖保祿堂時,聘日本天主教徒中之建築師及藝術家合力興建。
10.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氹仔嘉模聖母堂:土生葡人的生活居所
- 蓮峰廟:歷史價值的中國官員來澳之駐地
與媽閣廟、普濟禪院並列為澳門三大古剎。建廟年份有不同說法,其一為湯開建及譚世寶提出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元年(1722—1723)。另一為王文達提出此廟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廟外貌莊嚴宏偉,橫連五座,外廟三間,內殿二進,廟前一對旗桿石。廟是昔日中國官員來澳審案之地。湖廣總督林則徐在道光十八年受命為欽差大臣,往廣東禁煙,於1839年9月與两廣總督鄧廷楨到澳巡視,檢查華洋户口,在廟內殿前亭閣宣見葡萄牙官員,申明禁令,雷厲風行。清政府於仁壽殿旁立下〝两廣部堂示禁〞石碑,警惕防守汎兵,不可監守自盜,勒索漁民。於石碑右前方一麻石,刻有葡國國徽,以鐵欄圍繞,實為澳葡兵頭亞馬留於1849年8月22日被華人刺死之地。
12. 普濟禪院:歷史價值的中美《望廈條約》簽約地點和文化意義
澳人稱為觀音堂,創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經明清两朝陸續擴建和重修至現貌。禪院有三進三楹建築,中軸結構,琉璃瓦脊,橫連多座,為南方少數保存極佳的禪宗寺院。院內供奉的神佛眾多,如三世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佛、十八羅漢、韋駄、十殿閻王、天后、關帝等。其他重要陳跡,普同塔(己建300多年)、八十二人塚、連理樹等。1844年,在後花園簽訂了中美的《望廈條約》,其石桌和石椅仍在禪院的一角。
13. 望德聖母堂—進教圍—清安醫所:社會服務和傳教事業
亦稱拉匝祿堂,為澳門第一座天主教堂(建於1569年,即明隆慶三年),在1571年,賈尼勞主教以之作為辦公署。到1576年,教宗宣佈澳門為天主教主教區,望德堂被用作澳門的主教座堂。直到1623年,大堂建成,主教辦公署才搬往大堂。望德堂是讓昔日居住在痲瘋院旁,供病人作祈禱及彌撒之場所。四周圍有著二三層高的矮樓的街道,稱謂進教圍,因附近多天主教教友居住,現在街道鋪上葡國色彩的石仔路和歐洲風格的路燈。其右旁為清安醫所, 於1895年為病弱者而設的服務性慈善機構,提供55人留住,向以老人為主。此堂在社會服務、文化生活和傳教事業的發展均具意義和超越了單純的宗教和藝術建築的價值。
參考文獻:
李向玉(2001)。〈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
王文達(2002)。〈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
林發欽(2004)。〈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
林發欽(2005)。〈澳門歷史建築的故事〉。澳門: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
金國平(2003)。〈澳門與媽祖信仰早期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澳門的葡語名稱再考〉。《澳門2003》。澳門:澳門基金會,頁451—482。
吳志良、楊允中(1999)。〈澳門百科全書〉。澳門:澳門基金會。
鄧卓輝等(2001)。〈望德堂與進教圍〉。《紅藍史地—第十期》。澳門: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澳門主教公署(2006)。〈澳門教區成立四百三十週年教聞摘錄〉。澳門:教區事務統籌秘書處。
澳門主教公署(2008)。〈二零零八年澳門天主教手冊〉。澳門:主教公署教務行政署。
考察活動及學習檔案:
老師在準備及設計學生的考察活動及學習檔案,宜包括下列元素:
1. 目的
— 除宗教意義外還有其他的甚麽價值,通過考察來探究甚麽:如教育
老師帶領學生作宗教體的考察活動,宜考慮學生的興趣及能力:
- 分組方式:以小組方式商討及合作,抑或個人作報告。小組方式須事前有充份的時間供小組成員討論分工、搜集前期的資料、考察目的、探究問題和觀察焦點等。
- 老師有考察活動指引,基本的閱讀材料及相關網站等資訊協助學生對考察活動的瞭解。
- 學生的學習紀錄檔案,可包括下列項目:
|